2020第二十三屆成都國際車展7月24日開幕
國產新能源汽車是本屆成都國際車展上的一大亮點
16號館的豪車展位迎來大量觀眾
用“終于等來”形容迎接今年第一場大車展的心情,想必是合適的。24日,第二十三屆成都國際車展在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舉行。作為疫情影響下國內舉辦的首個A級車展,多款全球或國內首發車型亮相成都,而本屆成都車展共有超過120個品牌,1500輛車型參展,展出面積達16萬平方米。
可以觀察到,作為未來汽車領域重點發展方向的新能源汽車的“戲份”不少,各大汽車廠商都做足了要在今年的車展上拔得頭籌的準備,新能源汽車自然成為此次車展上的重頭戲。
線下、線上協同互動
多家車企展出面積不降反升
單從參展的品牌數量和展示的新車規模來看,此次的成都車展無疑算得上熱鬧,表明參展車企對久違的線下大車展的渴望。組委會介紹,此次車展共展出車輛超過1500輛,盡管展會場地對比2019年成都車展縮小4萬平方米,但由于采用線下、線上協同互動方式,展會參與人員數量將高于2019成都車展數倍。
昨日展會上,奔馳中心展臺的兩輛黃色轎車吸引了很多觀眾駐足圍觀。這兩款車型分別是AMG GLA 35和AMG A45s,兩款動感時尚、顏色搶眼的車型使得現場不少人躍躍欲試,咨詢了解。“盡管受到疫情沖擊,在本屆成都國際車展上,仍有不少車企加大了投入和新車發布數量,一方面是希望打開西部市場的局面,而從更大層面來說,在成都車展舉辦的這個時間節點上,企業也希望依托新品拉動下半年銷量增長,顯示出了車企在市場競爭中策略調整的動向。”從上海前來,從事汽車行業超過十年的張洪強一邊舉著手機拍照一邊和記者分享著自己的看法。
記者了解到,此次車展,寶馬、奧迪、奔馳、捷豹路虎、沃爾沃、一汽大眾、領克、五菱、比亞迪等品牌的展出面積不降反升,而寶馬以3210平方米的巨型展位位列本屆車展展位榜首。
從數據來看,這樣的“不降反升”或許更容易理解。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5月乘用車銷售量同比增長7%,4月下降2.6%。可見疫情過后,居民對于購車和換車的需求依舊居高不降并在持續釋放。
發力新能源汽車
“造車新勢力”品牌集中參展
隨著新能源汽車成為國家重點支持的戰略產業,各大車企加強了對新能源汽車的投資與研發,各項創新技術層出不窮,而這自然也成了本屆成都國際車展的一大亮點。
昨日,記者在展館中發現,西部廣闊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吸引了特斯拉、Polestar、小鵬、威馬、愛馳等“造車新勢力”和傳統車企的新能源品牌為本屆成都國際車展帶來多款全球首發的全新智能車型。其中,Polestar(極星)首次參展,帶來了其首款量產車型純電動轎跑Polestar 2和高性能電驅混合動力GT轎跑Polestar 1;愛馳則全球首秀其U6 ion;長城旗下新能源品牌歐拉全球首發其新車歐拉白貓。
在成都設有全球研發總部的威馬汽車此次更是攜旗下兩款車型——威馬EX5-Z和威馬EX6 Plus亮相成都車展。記者在車展現場看到,威馬汽車為體驗者精心打造了一個色彩紛呈的“智能潮流打卡地”,展區相關工作人員向記者解釋稱,在這里,威馬EX5-Z不僅是一個交通工具,更是化身為移動儲能電站,既可以為電量不足的車輛補充電能,還能為大功率家用電器供電,滿足旅途中的各種生活用電需求,為消費者帶來更便捷的家庭出行生活。
“西部是一塊極具潛力的市場空間,而成都國際車展作為西部市場的第一站,同時也起到西部市場風向標的作用,尤其在今年特殊的市場環境中,各企業在這里的表現可能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全年銷售情況的走勢。”一位媒體同行分析,這些產品選擇在成都國際車展發布,也是為保證今年銷量而做努力。
交通指南
1.地鐵
建議乘地鐵1號線到西博城站(D口)或廣州路站(F口)下車。
2.公交車
T1、T6公交直達:T1公交車在天府新區海關站下車,T6公交車在西部博覽城西站下車。
3.出租車
乘坐出租車在福州路東段西博城16號門附近上下車。
4.自駕車輛
導航“中國西部博覽城”,西博城內及附近臨停區有豐富的停車位可供使用。臨停區設有多處接駁車停靠點,觀眾可免費搭乘,直達展館。(成都日報記者 孟浩 攝影 張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