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zhàn)100度”中歐品質行抵達巴黎
(2018年5月31日 巴黎)5月31日,從中國西安出發(fā)經過二十余天長途跋涉的“挑戰(zhàn)100度”中歐品質行——吉利&殼牌橫跨亞歐大陸友誼之旅車隊抵達法國巴黎并開展了一場名為“Mobility 2100”的中西方藝術交流會。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藝術家們在此展示了自己的作品表達對2100 mobility的未來愿景,并一起探討吉利博越的國際化設計藝術以及未來汽車設計美學。
抵達巴黎博越便在這座歐洲最富有創(chuàng)造力和文化底蘊的城市開啟了一場中西方美學探索之旅。車隊一行經過埃菲爾鐵塔、巴黎歌劇院、香榭麗舍大道、凱旋門、羅浮宮、蓬皮杜藝術中心等令人心馳神往的藝術圣地前,博越極具中國元素的設計語言與巴黎濃厚的西方藝術不斷交流碰撞,其流線型車身、動感的獵豹腰線、時尚的懸浮式車頂、19寸三體炫動輪轂,在周圍全是高大尖頂、精美雕刻的哥特式建筑風格環(huán)境中,既獨樹一幟又與之相得益彰。
車隊最終抵達位于香榭麗舍大街的Raphael酒店,在此進行了一場以“2100 mobility未來愿景”為名的中西文化碰撞與交流。吉利汽車高級設計副總裁彼得•霍布里與兩位來自上海造型中心的代表,Justin Scully(來自威爾士)和潘天偉,與法國藝術家本•高達(Benoit Créac'h)和茱莉亞•克雷亞克(Julia Gaudard)以及美籍華裔藝術家張雅雅(YAYA CHANG)就“2100 mobility的未來愿景”展開熱烈討論,未來汽車是什么樣子,未來交通出行是怎樣的,中西方藝術設計對話在此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當藝術、設計、美學等元素完美融合在一輛車上時,汽車已不僅僅是一個交通工具。來自吉利汽車的三位設計師分別分享了展出的3份作品的創(chuàng)作理念,“我們?yōu)榧O計的產品融合了過去和未來,展望下一個世紀多層次的出行方式。我們探索人類和移動出行將如何相互作用,想象我們未來的目的地可能是什么樣子。”吉利汽車高級設計副總裁彼得.霍布總結到。源于女性的獨特視角,藝術家張雅雅(YAYA CHANG)用一幅在內部空間中駐足于窗前的女性來捕捉未來交通出行能夠創(chuàng)造出的私密空間,她認為:“交通出行方式日新月異,我們作為獨立的個體則不需要主動變化。當我們從一處到往另一處時,科技進步使得我們的思想能夠到達更遠的地方,讓我們擁有更多時間讓思緒漫步和天馬行空的想象。”藝術家本•高德和茱莉亞•克雷克則想要創(chuàng)造一個動態(tài)的,直指未來的作品。他們認為:“如果我們能夠在量子現(xiàn)實中實現(xiàn)時間旅行,那么汽車將不會移動。這就是這幅畫所呈現(xiàn)的——一輛在喪失物質形態(tài)的宇宙中穿梭的元汽車。”
作為吉利汽車集團高級設計副總裁,博越設計團隊的領頭人,彼得.霍布里還與藝術家們一起品鑒博越的最新設計語言,揭秘了博越成功的全球化設計基因:“中國汽車應該呈現(xiàn)出具有民族性格的特征。因此我們將諸多中國的設計元素,如家族式‘水滴漣漪’進氣格柵、源自殲20戰(zhàn)斗機設計靈感的鋒動套件、源自西湖拱橋靈感的主儀表臺和源自中國書法的中央扶手、回紋等創(chuàng)意,巧妙地融匯到國際化造型設計之中。這種中西合璧的設計理念除了希望打動中國消費者,還希望它能夠符合全球消費者的審美標準。”
吉利博越融合了中西文化精髓的國際化設計自誕生起就獲得了廣泛好評,上市更是憑借“好看、好開、好智能”的產品優(yōu)勢強勢占領市場,在過去的25個月里累計銷量已經突破50萬輛,在中國市場穩(wěn)居SUV車型銷量榜第一陣營。如今,博越更是走向全球。不僅在阿根廷、埃及、沙特阿拉伯等國家熱賣,而且已經在白羅斯生產下線并在莫斯科上市,成為俄白哈市場的實力“黑馬”,未來還將與寶騰合作生產,進軍東南亞市場。博越已成為吉利首款全球輸出技術的車型,是吉利3.0代產品拓展海外市場的排頭兵。
吉利在“博字輩”家族產品上的成功顯示,造型設計對于產品競爭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為此吉利積極籌劃打造世界水準的造型設計中心和國際化團隊。目前,吉利在全球擁有上海、哥德堡、巴塞羅那和加利福尼亞四大造型中心,中心匯集了來自全球20多個國家的600多名設計師,其中很多核心成員曾服務過賓利、沃爾沃、薩博、捷豹路虎、福特等眾多國際知名汽車品牌。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優(yōu)秀汽車造型設計人才,擁有豐富的經驗和無限的創(chuàng)意,以全球化的視野和非凡的品味,去打造適合全球市場消費者的產品。
結束法國的行程后,“挑戰(zhàn)100度”中歐品質行——吉利&殼牌橫跨亞歐大陸友誼之旅即將在英國古德伍德迎來收官儀式暨吉利與殼牌的全球戰(zhàn)略伙伴簽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