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汽車的商用時代還有多遠?
在許多國外科幻電影中,城市道路變成三維空間,汽車不僅在地面上行駛,也在空中的道路馳騁。
在6月底舉辦的法國巴黎航展上,一輛會飛的汽車吸引和震驚了前來觀展的很多人,有的人把它看做汽車,有的人認定是飛機,莫衷一是。一個月后,這款“Flying Car”飛行汽車公司,AeroMobil 的創始人兼CEO Juraj Vaculik來到北京,在高德舉辦的未來交通峰會上,為北京的交通同仁們帶來這款“未來已來”的產品最新介紹。
飛行汽車,顧名思義,既能是汽車,也能飛行,它在處于汽車模式時,其可停入正常停車位,可使用加油站提供的普通燃料;進入飛行模式時,汽車雙翼打開,好像插上了翅膀,時速可達200公里。
早在2014年10月29日奧地利舉行的“先鋒節”上,AeroMobil就推出該公司研發的飛行汽車的第三代產品——身長 6 米,配備了一臺 100 馬力的 Rotax 912 水冷式引擎,安放在座位的后面,有驅動軸通往后面的螺旋槳和前面的車輪(用于行駛)。車(機)身的框架采用鋼架和碳纖維外層,配可折疊式機翼。
在國內外特斯拉、樂視、百度等新銳科技汽車廠商紛紛押注無人駕駛汽車之時,AeroMobil為何能創新地發明出汽車與飛機的飛行汽車?
Juraj Vaculik稱,其實飛行汽車并不是第一次被造出,第一次飛行車1970年就在美國被萊特發明創造了。
40年后的今天也有了。此番AeroMobil來到中國宣傳,實際是想令飛行汽車真正商業化,而中國,未來絕對是飛行汽車的一個巨大市場。
為什么要做一款飛行汽車?
AeroMobil是一家斯洛伐克的科技公司,提到斯洛伐克,人們依舊容易將它與鄰國捷克聯想到一起。實際其已在1993年與捷克和平分離,從而成為歐洲中部一個得天獨厚的國家,這里誕生了需要世界一流的公司,也吸引了華為、中興等中國公司來共同開發這里的市場。
Juraj Vaculik說到具體創立這家企業,并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真的要去面臨交通的一些問題,抓住這個機遇。
Juraj Vaculik說,過去那種個人的自主的交通方式已成為過去式。現在已經有了很多關于交通堵塞的數據,但整個情況好像是越來越嚴峻了,有的已經到了人喪失自由的情況。
現在已經有了分享型的汽車、人工智能和各種云計算,這些技術能夠讓未來的交通出行更加有效率。既然技術在這兒,問題在這,就需要解決。
“交通跟人類活動息息相關,如果交通問題能夠解決,就會影響環球經濟的增長,也會影響未來科技的推進。” Juraj Vaculik說,AeroMobil的飛行汽車可以解決大部分。
AeroMobil可解決50到500公里之間的交通,而現在在美國這種從A到B的旅行占到所有旅行種類的80%,因為正好符合AeroMobil飛行汽車提供的功能——為真正的“門對門”旅行提供服務。
他說未來20年中,全球汽車還會再增長,將會超過過去110年的生產總和,在美國差不多有342萬人在一周之內就會進行一到兩次旅行,這個旅行就會超過290公里。
而到2025年的時候,人口過百萬的中國城市就會有221座,隨著中國經濟的推進,中國這些超大的城市,這些百萬城市還會再不斷的提高,中國就是最大的一個城市聚集地了。因此中國也將面臨這些城市化的問題,但問題背后就是機會,如果能找到一個合適的方法,提高交通的效率和速度,就能夠贏得先機。
什么樣的交通解決方案?
地球面積只有3%的陸地面積覆蓋著道路基礎設施,這意味著從全球范圍來看,道路基礎設施還是非常缺乏的,但這背后也有很多動力。
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截至2030年,全球道路基礎設施還需要8萬億投資。對此,飛行汽車提供了很好的解決方案。
對于傳統交通方式而言,不僅需要減少和降低,還需要新增。現在90%的汽車占據了地球大量的能源消耗和城市停車場,現在一些分享型汽車起到降低停車場使用等空間;之后需要擴增城市的交通方式,利用地鐵、飛行汽車等,甚至波音公司也在做的超音速的飛機。
從道路基礎設施來說,現在從兩地的傳統交通變為三地交通了,這個三地也是AeroMobil提高效率的一種解決方案。
這種新型解決方案的優勢就在于首先可以避免多種交通,可以解決空間擁擠的問題,因此節省很多時間和燃料,同時解決很多尾氣的問題,還可收集許多數據,這些數據能夠讓未來的出行帶來更多的模型和模式。
Juraj Vaculik說,現在的新型交通解決方案,就像十年前第一代iPhone發布的時候,移動智能還處在收集數據的時代,新型交通時代亦然:
這些數據能夠幫助我們找到新的出行的模型,加之現在人工智能飛速發展,人工智能可促進整個行業的飛躍,我們還可以考慮在未來究竟要怎么去造車,采用什么樣的技術,未來會影響技術的發展。
即公司可以用數據去更新產品。例如,AeroMobil也和高德合作,因為有了高德的數據支持,就能夠更好的為客戶設計高效路線。
飛行汽車商業化時代已來?
雖說飛行汽車在今天就像個人上天一樣,不是徹頭徹尾的新鮮事物,AeroMobil的設計、生產和推廣,是要讓個人出行更加廉價,更加舒適,要讓普通人也能體驗飛行汽車,而不是給一些高凈值客戶。
從科技普及的程度,這也是人類一個新的起點了。
現在人們從A點到B點的交通,例如從家到機場,要乘坐出租車,再去機場搭乘飛機,國內一些乘客甚至是出門騎共享單車,搭乘地鐵,再搭乘飛機,其實浪費很多時間和能源,一點不高效。
而按照AeroMobil的邏輯,從A點到B點的交通,使用一個交通工具即可,整個路線在空中才是最佳道路,使用空中汽車只用一半的時間。
此番AeroMobil帶到未來交通峰會上的最新版本,是一種汽車和飛機的整合體,兼具汽車和飛機的品質,并且獲得監管者批準——不僅在航空領域可以使用,也可以是在公路上使用,可以將汽車、機場、還有公路的交通基礎設施充分利用起來。
如果說以前,飛機汽車只是一個夢想,或者電影中的特效,現在它不只是一個夢想,如今,AeroMobil已經把這個夢想落實了。
具體而言,AeroMobil最新上市的飛機汽車,是經過完全驗證的、可行的原型產品,同時也符合相關規章制度。它可以承載40人,它不只是形態上的一個汽車,同時也完成了飛機的一個功能。
這樣一個顛覆性的技術在市場上實現,就像此前最新的智能手機,可能現在的價格非常昂貴,還需要很多技術和基礎設施來支持。但隨著時間的發展和技術的演進,以及公司研發深度的研究,未來無需置疑,將變得像智能手機這樣普遍。
說到AeroMobil的競爭力,JurajVaculik提到公司有儲備了很多符合監管措施的新技術,之前可在歐洲運用,未來也希望在亞洲、在中國推行,并且令更多的飛行汽車公司應運而生。
現在,我們已經看到一些飛行汽車或者直升機的初創公司已經應運而生,隨著大家對交通行業的問題解決,這個行業和領域還有更多機會,將飛機和汽車整合起來,充分利用這兩種交通工具的優勢制定相應策略。
可以說,AeroMobil目前在該領域所做的是一個創舉。
如今,在德國的一些個私人機場,AeroMobil的最新飛行汽車已經可實現在機場之間的轉換,并能在30分鐘內輕松到達航線目的地。未來他們希望這些機場的基礎設施會對汽車功能方面更加友好。
Juraj Vaculik表示,其實在機場的飛機起降點之間的基礎設施還有很充分的利用空間,發展速度也非常快,如何充分利用這些飛機、機場、還有道路,將這兩個交通方式的基礎設施整合起來,是一個非常好的商業契機。
那些擁有基礎設施的企業,例如機場的運營商,道路運營商,可以對我們收費,所以能從中獲利,因此是一個多贏的局面。此外,也可以疏解運營負擔巨大的航空業的壓力。
伴隨網約車、共享單車、分時租賃、無人駕駛、旅游出行等交通出行的新事物,以及高德地圖導航等無時無刻不變得更加智能聰明的交通導航工具,加上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普及,毫無疑問,未來的交通出行方式必將發生一個本質的、跨時代的改變。
交通的未來之門正在開啟,AeroMobil的飛行汽車只是其中的一環,它代表著未來的一種便捷交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