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游俠等“新造車”公司逐漸走向量產
發布量產車、建廠、融資、建立合作、設體驗店……如果說2016年,絕大部分的新造車企業都停留在產品設計、發布樣車階段,那么2017年,大家則開始進入量產前的準備階段。
進入2017年,包括蔚來汽車、車和家、小鵬汽車等在內的多家新造車企業步伐明顯快了起來,這些企業除了繼續攻關產品,開始將關注的重點轉向生產及后續的產品營銷等上面。甚至連法拉第未來這家問題纏身的企業,也在頂著外界的諸多壓力,加緊步伐建設新工廠,并尋求投資,以早日量產上市。在此背景下,各家新進造車企業對于“首先量產”的爭奪明顯激烈了起來。
蔚來汽車:萬事俱備 只欠“量產”
在2017年上海車展上,蔚來汽車發布了首款量產車型——7座SUV NIO ES8。官方預計,該車型將于2017年第四季度上市,并于2018年第一季度向用戶交付。為支撐這一宏偉目標,蔚來汽車同時也在著手準備生產以及上市后的銷售工作,甚至還早于 ES8發布,就開始了相關布局。
今年上海車展前夕,蔚來汽車宣布了即江淮之后的有一家整車合作伙伴——長安汽車,據悉他們雙方將共享優勢資源,在新能源技術、智能技術等方面進行研發探索,積極推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快速發展。
差不多同一時間,有媒體曝光了蔚來汽車首家體驗中心信息,據悉,該體驗中心在北京王府井,之前曾是奧迪北京的展廳,4月份時正在進行內部裝修施工,計劃于2017年下半年正式開業。該消息得到了蔚來汽車副總裁(參配、圖片、詢價) 萬銳的確認。
隨后5月份,蔚來汽車與武漢東湖高新區正式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就蔚來能源項目展開合作,通過圍繞電動汽車用戶的充電需求進行充換電設備的研發、制造、布設,提供基于移動互聯技術的智能充換電服務。這是繼去年12月蔚來汽車計劃百億在光谷打造年產20萬輛整車的智能化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之后,在武漢落地的又一重大項目。
如果再加上蔚來汽車在南京的電機工廠,以及通過與大陸合作獲得的在空氣懸掛系統、輪胎、無線充電、智能座艙等方面的相關汽車技術,目前蔚來汽車做的這些“功課”,足夠應付ES8量產。
事實也確實如此,據悉為了保證產品能按預定時間交付給消費者,蔚來在南京的電機工廠會承擔起先期整車生產的角色。目前ES8的模具已經驗證完成,同時江淮向南京派出了70個人左右的團隊試制ES8,一半是操作人員,一半是質量控制人員,來支持ES8在年底的批量生產。
車和家:低調造車 慢工出細活
雖然與蔚來汽車的掌門人李斌(微博)一樣,車和家的大當家李想也是一位互聯網大咖,但在創立車和家造車這件事上,他卻相當低調,鮮有發聲,甚至關于車和家,也是在有重大進展時,才會在各大媒體上“露面”。
譬如今年2月,車和家常州武進第二生產基地簽約動工。據悉該基地計劃投資30億元,占地面積45萬平方米,規劃產能10萬輛,主要用于生產純電動及電動增程式SUV。基地于2017年二季度動工建設,預計將在2018年年內建成投產,項目涵蓋沖壓、焊接、涂裝和總裝四大整車制造工藝和“三電”(電機、電池、電控)等相關配套設施。
在此之前,車和家智能汽車第一基地已于2016年8月在常州啟動建設,基地設計產能達30萬輛,計劃于2017年底投產。當時,車和家還于同期在常州開建了動力電池組工廠,計劃實現每日處理20萬顆18650電芯的目標。
伴隨著兩大生產基地的建設,車和家的汽車產品也開始逐漸浮出水面。今年2月初,李想在自己的微博發布消息稱,2017年將發布兩款新車,一款中大型SUV,一款面向短途出行的SEV。一個月后,車和家總裁沈亞楠又在其微信朋友圈發布了車和家全新的家族譜系產品圖,共有四款車型,分別是兩排四座SEV車型、三排SUV七座車型、兩座SEV車型以及兩排五座車型。其中兩排四座SEV車型,據悉已經完成了所有數據層面的研發進入到了供應鏈開模階段,計劃于2018年中旬上市,會在巴黎率先投放一批分時租賃用車,而SUV車型車和家官方計劃顯示其將在2019年上市。
7月份的時候,車和家SEV量產版實車諜照曝光。同月,車和家首家實體店也開始出現在大家的視野里,這家門店位于北京市朝陽區長楹天街,但由于豎了施工圍擋,無法看清里面具體情況。不過這絲毫不影響大家對于車和家造車期待,畢竟他家目前也是車、做車、買車一應俱全,就差最后量產了。
小鵬汽車:海馬代工 神州優車幫賣
繼2016年9月小鵬汽車發布了首款純電動SUV——小鵬汽車BETA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這款90%的設計接近量產的產品呈獻在大家面前。進入2017年,這家新造車企業也是重磅一個接著一個,一步步推進其量產夢。
2017年,小鵬汽車的“造車夢”始于肇慶建廠。今年5月4日,小鵬新能源汽車整車項目發布儀式在肇慶舉行,小鵬汽車與肇慶市政府共同合作規劃的生產基地在肇慶市高新區正式落地建設。
根據規劃,此次小鵬智能新能源汽車整車項目擬用地3000畝,一二期總投資100億。其中一期用地600畝,投資40億元,項目建成投產后,預計將擁有年產智能新能源汽車10萬輛的生產能力;二期用地1000畝,投資60億元;預留用地1400畝用于智能汽車產業與生態配套項目生產。新工廠將于2019年投產。
那么問題來了,既然新工廠2019年投產,之前說的“2017年內上市首批車輛”該如何兌現呢?
對此,小鵬汽車似乎早有計劃——代工,而且是鄭州海馬代工。今年7月,小鵬汽車首款車型的申報信息在工信部網站上曝光,一同曝光的還有小鵬汽車量產版的生產方——鄭州海馬汽車,因為新車尾部左側還有“海馬汽車”的標識。而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在哪個工廠的制造體系下量產的產品,尾部都必須有該工廠的標識,其結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而除了新建工廠,小鵬汽車的營銷渠道也在同步打造。據悉,小鵬汽車不會采用傳統4S店的“重資產”銷售模式,而是參考特斯拉建立體驗店,然后通過線上預訂的方式進行購車。其中,小鵬汽車北京旗艦體驗店,據一位內部人士透露,將于明年3月正式建成開業。
不僅如此,在6月份小鵬汽車獲得優車產業基金高達 22 億元的戰略投資的時候,神州優車董事長兼CEO陸正耀曾表示,會結合自身平臺公司,為小鵬汽車提供全國范圍內的銷售和維保體系,幫助小鵬汽車快速實現產品規模化量產,加快產品成熟和迭代。如此一來,小鵬汽車理最后的量產也只有“一步之遙”了。
游俠汽車:自建工廠申請資質 步步直指量產
雖然游俠汽車第一個生產基地2017年6月才開始建設,但其實早在2016年,游俠汽車就已經完成了供應鏈建設和生產線規劃。據了解早在2016年7月,游俠汽車就進入了量產試制階段,并為此在揚州收購了一家全鋁車身模具廠,又在合肥投入1.5億建了一座2萬平米的試制工廠,同時還完成了核心供應鏈的建立。
今年上海車展期間,游俠汽車又與浙江湖州市吳興區政府簽署了游俠湖州超級工廠建設合作的協議,擬在湖州建設全自動化超級工廠,進一步落實量產。新工廠于6月奠基開工,具備四大工藝和三電系統的生產能力,所有工藝裝備自動化率超過85%,建成后年產能可達20萬臺。
游俠汽車董事長衛俊表示,新工廠土建和廠房的建設周期大致需要5個月,預計年底封頂,從日本、德國引進的機器人需要6個月進行安裝,工廠整體調試也需要半年左右,因此預計在2018年下半年順利SOP。
而游俠量產版車型YOUXIA X投產時間大概也在2018年。為達到這一目標,游俠計劃在7月下線第一代車型YOUXIA X的量產工程車,并送往德國進行測試。同時,游俠汽車也在一邊為申請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積極準備,據悉相關材料目前已經報送浙江發改委,包括要進行檢測試驗的樣車,第一批已經造了8輛,備有4種顏色,多性能版本車型,第二批則造了15輛。
至于量產后的銷售工作,游俠同樣也沒有落下。據悉,早在2017年初,游俠汽車就已經開始了全國市場布局,目前選定了國內主要一二線城市作為前期運營服務網點,依然會有線下體驗店和售后中心,但有別于傳統的4S店。
奇點汽車:年底小規模量產 第一代產品代工生產
對于奇點汽車CEO沈海寅最近的動態,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把他在4月份iS6發布會上吹過的牛在量產車上一一落實。因此,目前除了潛心鉆研產品,在哪里生產第一代產品便成了奇點汽車的首要大事,雖然奇點建廠的事早在去年年底就已經有了眉目。
2016年11月,奇點汽車CEO沈海寅在一場溝通會上透露,奇點汽車已經與安徽省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簽署了奇點智能新能源汽車產業園項目。該項目總投資80億元、占地1000畝,除年產能20萬的總裝線、三電研發中心、碳纖維材料研發制造中心以外,園區還將重點建設包括智能系統生產中心、智能駕駛測試基地、無人駕駛體驗園在內的智能駕駛研發基地。園區計劃于2017年年底啟動施工,目前正處于一期項目前期場地平整工作收尾階段,2018內完成一期建設。
在此之前,針對奇點汽車2017年年底實現小批量生產iS6的計劃,據悉奇點汽車已經與國內一家主機廠達成了合作量產協議,第一代奇點汽車將通過與車企合作的方式呈獻給消費者。目前這項工作正處于樣車測試階段,幾個月后將開始申請工信部的產品目錄。
銷售層面,奇點汽車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建體驗店,體驗店位于北京東三環的嘉銘中心一層——奇點汽車總部所在地,未來將展出包括奇點iS6在內的產品,讓用戶到店體驗,線上下單購買,類似特斯拉。
威馬汽車:開始安裝工廠設備
作為一家新造車企業,在籌建工廠這件事上,威馬汽車走在了很多同行的前面——因為他們家的智能產業園早在去年底便已經確認落戶溫州甌江口,并開工建設了。
2016年11月,威馬新能源汽車智能產業園開工奠基儀式在溫州甌江口產業集聚區舉行,該園區總占地約1000畝,一期固定資產投資67億元人民幣,集中了智能制造、智慧物流、零部件柔性化配套、自動駕駛試驗四大功能,建成投產后將擁有年產20萬臺新能源汽車的生產能力,首款純電動量產車型預計于2018年正式下線。
如今半年過去了,這一承擔了威馬汽車CEO沈暉造車夢的產業園進展如何呢?據最新消息,威馬位于溫州市甌江口的新能源汽車智能產業園已進入大型設備安裝階段,預計八月底,溫州產業園將完成所有主體廠房土建建設,全面進入設備安裝及調試階段,從而為威馬汽車首款量產車2018年下線提供了基礎保證。
目前威馬汽車第一款量產車的外觀、內飾設計已經凍結,并完成了100萬公里的路測。據悉這是一款大眾化智能電動SUV,終端售價定位于20萬元區間,最大續航里程(參配、圖片、詢價) 達600公里。投產后,威馬汽車將投入至少1000臺車輛在溫州市測試運營,未來有計劃出口到美國市場。
FMC:成立不到一年就建廠 夠“果敢”
作為一家在2016年3月才成立的新造車企業,FMC在2017年初就落實了建廠一事,其發展速度真可謂驚人!
2017年1月,FMC與南京技術開發區簽定戰略合作協議,計劃投資116.4億人民幣(約17億美元)在南京建設電動汽車生產工廠。根據規劃,新廠最終建成后,年產能達30萬輛。其中,第一階段的建設工作將于2019年完成,初期建設完工后,工廠的年產能約為150,000輛,生產的第一款產品將是一款純電動中型SUV,預計將于2019年在中國上市。
彼時,FMC可能還沒有亦或者才剛剛落實量產車的研發工作,而他們未來量產車的概念車要等到2017年底可能才會亮相,稍微落后于其他幾家新進企業。
關于FMC最新進展,據了解,該企業剛剛完成新一輪2億美元的融資,本次引入的投資基金由知名的投資管理機構及大型企業集團組成,簽署投資協議的各方確認,FMC的投前估值為5.5億美元,對應投后估值為7.5億美元。
法拉第未來:不斷被投資人避見的老賈 造車夢還能堅持多久
在寫到法拉第未來時,筆者其實猶豫了一下,畢竟這家企業在近期遭受了太多的爭議,有太多的人不看好,不過最后考慮良久還是加上了。誰叫這個世界太癲狂,萬一老賈的造車夢最終實現了呢……
關于老賈造車這件事,自去年底樂視被曝資金鏈短缺后,過去半年幾乎天天不缺他的新聞,比如拖欠供應商款項、拖欠員工工資、從樂視辭職、資產凍結、跑路、融資處處碰壁等,雖然樁樁都是負面,不過貌似并沒有影響賈躍亭造車的決心,反而讓他更加堅定造車的信心,更想把FF91早日推向量產。
因此,哪怕FF已經放棄自建工廠,賈躍亭又迅速帶領一大批員工遷至新址,并在近期并全力改造現有廠房和推進設備采購。哪怕已經有一大批核心高管已經從FF辭職,賈躍亭也會迅速找到新的接替者——前寶馬集團高級副總裁、“寶馬i系列之父”Ulrich Kranz已于近期加盟法拉第未來,出任CTO,聚焦 FF 91 工程、技術研發、采購和制造流程的優化工作。哪怕投資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想要避開賈躍亭的造車項目,他仍堅持在這條路上狂奔向前。講真,這年頭像老賈這樣能夠為了夢想不顧一切的人真的是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