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智能時代來臨 長城汽車以實力鑄就“科技長城”
隨著5G時代大幕的拉開,技術創新已成為這個時代的主旋律。尤其是汽車產業堪稱工業領域的集大成者,對于技術創新的追求則更加迫切。
作為中國汽車品牌領軍者,如今,長城汽車正向著以清潔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為核心的汽車“新四化”積極轉型,在5G+AI技術不斷成熟的背景下,于新科技、新智能領域不斷取得新突破。
2019年以來,長城汽車在多個公開場合展示了包括智能像素大燈、全息車機、車載健康檢測系統等在內的多項智能化成果,并透過這些尖端技術,詮釋了長城汽車對于未來出行的全新構想。
例如,基于DLP投影技術的智能像素大燈,能夠實現百萬級像素的燈光投射,擁有傳統照明、遠近光自動切換等基礎功能的同時,還可實現彎道自適應照明、行人與車輛的防眩目提醒、隧道/地庫自動車燈開啟、車距保持投影等功能,并可根據行車路況實現個性化顯示,提升智能行車安全。
汽車的智能化,絕非僅僅是車機系統的智能化,它需要汽車產品上的關鍵零部件均可做到與外界“互動”,并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及時“應變”。目前,這一新技術已在長城汽車旗下部分產品上實現量產搭載。
與智能像素大燈的理念相同,車載健康檢測系統可通過77GHz毫米波雷達監測人體微動,實現對心率和呼吸的監測,進而判斷駕駛員健康狀況,為出行保駕護航,堪稱是車輛主動安全功能的又一大創新。
實際上,這些披著“黑科技”外衣的前沿技術離我們并不遙遠,長城汽車推出的智能座艙就都搭載了這些前瞻科技。當用戶身處其中時,可以通過手勢識別、心率識別、人臉識別等新技術,將虛擬場景與感官相融合,感受到智能技術革新給汽車和出行帶來的全新體驗。
除智能像素大燈、車載健康檢測系統等智能科技,自動駕駛技術同樣是汽車行業智能化的重中之重。而及早布局的長城汽車,更是在今年多個公開場合展示了其“i-Pilot智慧領航”自動駕駛系統的最新成果——L4級別城市自動駕駛、5G遠程無人駕駛以及全自動代客泊車等,向外界揭示了目前自動駕駛技術發展新動向。
以在商用領域擁有極大價值的全自動代客泊車為例,僅需通過在智能手機上簡單操作,用戶在下車后,車輛便會按照預約停車位信息及路徑,實現自動尋找車位及泊車。
這一技術除了方便用戶泊車外,還可以應用于共享出行領域,幫助用戶自動完成停車、取車、洗車、充電調度等操作的同時,降低剮蹭風險、提升調度效率。這一功能的實現需要一系列感知技術、室內定位技術以及高性能的控制器共同完成,縱觀全球,目前能做到這種程度的廠商并不多。
根據全球知名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預計:在中國,到2030年,自動駕駛將占到乘客總里程(PKMT)的約13%,自動駕駛乘用車將達到約800萬輛,與自動駕駛相關的新車銷售及出行服務創收將超過5000億美元。由此看來,中國汽車產業由大到強,智能網聯將成為關鍵突破口之一,而面對變革下的重大機遇,長城汽車再次成為了先行者。
此外,面對日新月異的行業變革,長城汽車還采取了合縱連橫的做法,聯合騰訊、阿里高德、百度、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華為和高通8家國內外之名的戰略合作伙伴,共同發布了GTO全域智慧生態戰略,以加速自身的技術迭代,引領行業邁入出行機器人時代。
根據戰略規劃,以AI生活、AI伙伴、AI出行為三大產品主張,長城汽車將為用戶打造可變換的智能空間、全時在線的親密伙伴、全域聚合的服務體驗。為達成這一發展愿景,長城汽車還制定了互聯網生態產品的落地計劃,用更開放的生態、更高的技術能力、全生命周期的服務,為消費者創建AI出行生活。
作為高精尖技術產業的代表之一,汽車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核心技術的進步,而消費者需求多樣化的發展趨勢,也同樣需要創新技術的不斷應用加以滿足。未來,以升格用戶體驗為驅動力,長城汽車還將基于最新的5G+AI等前沿技術的創新研發,為用戶打造更多“黑科技”,進一步推動汽車產品的進化升級。